2020年,工作從大年初三全員取消春節放假恢復上班開始,從職業培訓機構疫情防控摸排工作開始,從戴上口罩、護目鏡、手套辦理窗口業務開始,新冠疫情爆發,給2020年貼上不一樣的標簽。這一年,我分別在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崗位和職業技能培訓崗位鍛煉,基本做到了迅速熟悉崗位職能,理順工作流程,明確對接環節,積極應對緊張繁忙的工作,在思想認識、業務能力和工作方法等方面有了進一步提升,在對待和處理新問題新情況方面更加趨于成熟、全面,調崗之前能積極主動地為被征地農民提供服務,調崗以后也較快地適應了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節奏,較好地履行了工作職責。現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:
一、注重學習,循序漸進提升思想認識
“打鐵還需自身硬,無需揚鞭自奮蹄”,思想政治學習方面,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我積極參與各類學習培訓,支部黨小組學習認真聽、深思考,根據每季度學習計劃,按時完成學習筆記,“學習強國”平臺學習以“學有所獲”為目標常抓不懈,增加知識積累。通過學習,進一步堅定了政治立場,提高了思想境界。
業務知識學習方面,我始終以“新人”的態度學習政策文件、法律規范等。被征地農民納入社保,看似簡單,實則環環相扣,復雜多變,各年齡階段人員需繳納不同種類社保,不同經歷人員比如文化程度、從事農業生產時間、服兵役等,繳納的社保年限不同,所享受的社保待遇不一樣等等,這些都需要將社保政策牢記于心,在解答參保群眾的疑問時才不會發怵;職業技能培訓政策新、涉及面廣,從區分培訓工種、類別,分辨培訓人員身份是否符合補貼申報條件,到培訓開班、考試、發證、補貼申報、資金撥付等流程管理均需通過勤學多練,學懂弄通,才能確保職業技能補貼資金公平合理安全使用。
二、立足崗位,穩扎穩打增強業務能力
作為一名窗口服務人員,既要接待前來辦理社保業務的辦事群眾,也要兼顧被征地農民待遇計發,2020年1月至11月,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:一是被征地農民納入社保工作,將21個項目2026名被征地農民及時納入社保,上解社保資金約2.77億元;累計發放第一二三年齡段人員基本生活補助費約2635.69萬元;收集符合發放基本生活補助費的一二三年齡段人員身份證、戶口本復印件,發放基本生活補助費銀行卡1771張。二是靈活就業社保工作,自2020年1月開始,長沙人社12333公共服務平臺實現靈活就業網上經辦,靈活就業社保業務正式下沉街道、社區。在完成窗口業務工作的同時,我指導街道、社區迅速熟悉業務辦理流程,方便居民群眾就近辦、網上辦。2020年1月至11月,基層人社窗口靈活就業業務辦理3521人次,業務量逐月呈上升趨勢。
11月中旬,我調崗至職業技能培訓崗,在這之前,龔羨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,我到崗以后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:一是匯總職業技能培訓數據,截至12月,高新區職業技能培訓完成11883人次,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297%(不含創業培訓完成11286人次,補貼金額1165.4176),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補貼培訓533人次,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52%。其中,企業職工培訓及就業技能培訓完成10377人次,補貼金額1033.0717萬元(含企業以工代訓7313人次,補貼金額552.2萬元);申報失業保險職工技能提升補貼832人次,補貼金額125.1萬元;對口幫扶龍山建檔立卡勞動力技能培訓77人次,補貼金額7.245萬元。二是組織企業申報以工代訓補貼,截至11月,已受理審核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112家,核發補貼11044人次,補貼金額552.2萬元,其中,符合2020年1月1日后新吸納四類人員條件的企業有84家,1375人次,符合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各類參保企業有28家,9669人次。
三、加強溝通,創新思維改進工作方法
靈活就業社保從區級辦理延伸至社區辦理,為了讓基層人社專干在短時間內吃透業務經辦流程,掌握業務經辦規定,我與兄弟區縣加強溝通聯系,共同編寫了《12333公共服務平臺網上業務常見問題解答》,二十三個問答涵括了基層平臺辦理業務時遇到的各類情況,使基層人社專干在業務辦理時心中有譜、少走彎路。
到職業技能培訓崗位后,我積極主動向市人社局職建處匯報,充分與培訓機構、企業培訓中心、第三方監管機構進行溝通,抓緊時間對2020年已開班情況進行了解掌握,梳理各方對2021年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計劃。特別是在填報重點民生實事統計報表時,反復溝通摸清數據來源,掌握系統取數規律,為2021年培訓工作打好基礎。在受理企業“以工代訓”補貼申報時,我認真厘清申報流程,采取“電話咨詢,QQ群管理,線上開設賬戶,線下提交資料”四步法,既確保了審核的嚴謹性,又節省了企業反復跑現場咨詢的時間。